让高校成为青年人思想之源、学习之园、成长之缘
风雨无阻走过百年历程,代代青年勇立历史潮头。
习总书记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近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其目标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理论上要有新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作为当代青年,历史的责任义不容辞的落在你们的肩上,因此,我们更要怀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和胸怀,让高校真正成为青年人的思想之源、学习之园、成长之缘。
思想之源
思想与时代同步,伟大的实践离不开思想的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求青年人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站立,靠伟人的思想走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也是理论对实践的思考认知和总结。青年人对精神价值追求,往往支配着青年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青年的行为选择,决定着青年的信仰,主导着青年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对青年人的思维导向的正确的引领,对青年的成长成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更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让高校成为思想之源”就是要让青年人充分利用好校园这块青年人“营养”之地,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精读借鉴古今中外的先辈们的书籍,来吸取先辈们的那个时代先进思想,从中受到感悟和启发,更好的思考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应当怎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为建设祖国美好家园服务。特别是像孔子的《论语》、马克思《资本论》、毛泽东的《农民调查报告》《实事求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思想无不书写着当代伟人思想的光芒。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建设、外交路线、军事战略到反腐零容忍等系列论著等思想都闪耀着现代伟人思想的光辉。这些在特定时代里萌发的伟大思想,都同步反映出当代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体现出了时代的感召力和政治定力。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也应该与时俱进的定位好自己历史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出自己的历史担当。通过与伟人思想的“反照”,用思想定位好自己人生坐标。通过认真阅读伟人其思想精髓,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进行思考、归纳、提炼总结,并变成自己的思想,在新时代的长征中担当作为。当前行的路上遇到沟坎时,总能从伟人的著作和先辈们的思想中,按图索骥念到“真经”。在思考感悟中理解消化当代先辈们青年时期追求真理不怕流血牺牲的使命和责任。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从大学起,就要注重注意搜集有关所学“思政课”理论知识、专业工作信息、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撰写有价值、有质量、对社会以及人类发展有真实价值指导意义的课题等文章,避免为课题而写课题,对社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实际价值。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曾经指出:“光有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心事本身力求倾向于思想”。我们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理论发展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形成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贡献。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就没有顺利铺就的时代画卷。所以,作为高校青年,也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变为思想行动指南,始终要保持思想理论定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有效发挥理论解疑释惑、凝心聚力、引领进步的巨大作用,让理论与实践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不竭动力。使之青年人成为“用思想走路”的人。思想的形成需要丰富的阅历,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岁月的沉淀,青年人要把“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去奋斗。要胸怀大格局,大思路,不断加强个人的道德品行修养,让大学真正成为育人之地、栋梁之源和执政之基。
学习之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爱祖国就要学好中国文化,增强抵御西方文化免疫力。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青年们要充分利用好高校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完成好教学大纲规定的专业课程外,要努力学习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像《四书五经》等书籍,通过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从而增强辨别力,彻底认清西方文化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强盗逻辑,自觉抵制西方文化对我国青年一代的侵蚀。从而增进青年人对我们祖国的文化信仰,增进爱国激情。其次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增强对祖国母亲热爱。梁启超评价曾国藩,“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就是说曾国藩能够从困境中反思自身不足,并切实加以改正,最终堪当大任。人无完人,谁都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关键是犯了错误之后要勇敢正视错误、承认错误。国家也是一样,有长处,必然就存在短处。要客观现实的看待我们国家的不足,更要相信,我们的党通过反腐败,去毒瘤,正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改善国家的环保生态,为人民营造青山绿水的生存环境。
忠诚于党就要学深、学透中国党史,增强对党忠诚情怀。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98年来,中国共产党所以能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8900多万名党员、再近14亿人口的国家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党,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不断的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受洗礼,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爱党、忠诚于党,首先就要了解我们的党史。通过学习党史,才能从党的历史中,深知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多么富有博大的情怀;通过学习党史,才能更加感恩于无数的先烈舍生忘死为后人即我们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生命;才会更加理解像夏明翰烈士“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真谛。以及方志敏烈士“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对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赤子情怀。通过学习党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才会了解我们的党,认知我们的党,忠诚我们的党。
学好专业知识,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当今时代,我们国家正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就需要一代又一代有担当、有能力的青年人来实现。因此,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无论是当前世界科技的加速变革,还是未来国家形态的智能化演变,都强烈要求作为国家主体和决定要素的青年人必须具备高度专业化,知识化、科技化能力。其受教育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攸关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等方方面面。因此,青年人应具备强烈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满足于快餐化、碎片化的信息阅读,而应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平台,有计划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系统学习掌握与强国以及业务相关的各项专业技能,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为建设伟大的强国常态化“充电”、不间断“加油”。
成长之缘
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既是青年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立德树人”精神和理念的探索追求。离开立德树人,不能履行人才培养的任务,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就失去存在的最根本基础。立德树人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它的物质条件何等优越、办学规模如何庞大,最根本的标准是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看它对所在国家、民族以及对全人类所作的贡献。
让高校成为青年的成长之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红色信仰,在网络教育中渗透红色文化,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在创新创业中展现红色传承,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探索总结融入“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的思政工作方法,增强青年对学校的文化认同。
让高校成为青年的成长之缘,还来自于青年人的定力。无论世界如何巨变,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复杂,作为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人都应有旗帜鲜明的爱党爱国立场和观点,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提高自身拒腐防变能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与党中央的声音保持一致,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任尔东西南北,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释放出新时代青年的魅力。
让高校成为青年的成长之缘,还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理应在认真回顾历史中,科学把握当下,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奠定文化认同、探求事物规律、寻觅成长之缘。
作者简介:
姜波 :山东立德树人学会会长、齐鲁红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